第14章 论语述而(1)[第2页/共6页]

【原文】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消我,我就埋没起来,只要我和你才气做到如许吧!”子路问孔子说:“教员您如果统帅全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同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斗争,徒步渡水过河,死了都不会悔怨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同事的。我要找的,必然如果遇事谨慎谨慎,长于运营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7.3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①,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原文】

【注释】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愁。他把品德涵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题目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涵联络,因为停止品德涵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首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更副本身的不对或“不善”,只要如许,涵养才气够完美,知识才气够丰富。

【注释】

③夭夭:行动迟缓、斯文和舒和的模样。

【评析】

①束脩:脩,音xiū,干肉,又叫脯。束脩就是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门生,初度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厥后,就把门生送给教员的学费叫做“束脩”。

7.13 子之所慎:齐①、战、疾。

③全军:是当时大国统统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7.15 冉有曰:“夫子为①卫君②乎?”子贡曰:“诺③,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不作”的原则,这反应了孔子思惟上保守的一面。完整顺从“述而不作”的原则,那么对当代的东西只能陈陈相因,就不再见有思惟的创新和生长。这类思惟在汉朝今后开端构成古文经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体例,对于中国人的思唯有必然程度的范围感化。

7.,5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①。”

【原文】

【评析】

7.16 子曰:“饭疏食①饮水,曲肱②而枕之,乐亦在此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译文】

【注释】

②卫君:卫出公辄,是卫灵公的孙子。公元前492年—前481年在位。他的父亲因行刺南子而被卫灵公摈除出国。灵公身后,辄被立为国君,其父返国与他争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