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孙将军多次发起要舍弃这些随军的百姓,却被谢贻香一口反对,正色说道:“此番我等合兵剿灭东洋倭寇,本就是为了这江浙地界上的百姓百姓。如果只因一己之私,便要捐躯这些百姓来保全我们这支残军,那难道舍本逐末、倒行逆施?何况若不是因为我们的到来,这些村庄也不会透露在倭寇的屠刀之下,这些百姓更不会沦为无家可归的灾黎,倘若此时弃他们于不顾,我等又与禽兽何异?”

如此一来,世人不但没能招募到新兵,反而因为残军的到来,替这些村庄惹来了围歼的倭寇,其间百姓为求活命,只得拖家带口清算行装,分开故里与这数百残军同业。到厥后逃亡的百姓越来越来多,大略算来,竟有上千之众,不但大大迟延行军速率,就连糊口的粮食也成了题目。

如此过了半个时候,孙将军前去诱敌的二十多小我也已安然赶来,一个个固然怠倦不堪,所幸并无伤亡。至于谢贻香一行人,则是直到深夜时分才追上来与世人汇合,盘点人头,竟已折损了七个绿林妙手,全都是命丧在“甲贺忍术”的鬼蜮伎俩之下,就连谢贻香也是肩头带伤,累得说不出话来。

待到世人各自安息,孙将军便强忍困乏,和言思道这位智囊参议对策。聊到最后,孙将军不由长叹一声,说道:“眼下已是山穷水尽之境,即使能够躲过这两股倭寇的追击,带着这些百姓前去北面的宁海县,只怕也是徒然。就算宁海县另有些许朝廷的兵马,也决计抵挡不住这三股倭寇的合力来犯,并且本地的朝廷官员更一定容得下我们这些乱臣贼子,以是还请智囊早做定夺!”

随后孙将军和谢贻香便分头行事,各自为阵。前来围歼的倭寇杀心极重,竟是一个活口也不肯放过,公然中了言思道的诱敌之计,兵分两路往东西方向追逐。如此待到天气黑尽,残军主力和众百姓往北逃出七八里地,再也有力赶路,便在一条溪水旁驻扎安息。众百姓随身照顾的干粮早已吃尽,只得猛灌溪水充饥,又拣些草根充饥,顿时哭嚎声一片。

对于谢贻香的对峙,言思道只是嘿嘿嘲笑,倒也没如何反对。而得一子自从顾云城一役后,因不满谢贻香的擅自调兵之举,直到现在还在暗生闷气,一整天也说不上几句话,天然也不表态。孙将军争论不过,最后只得依了谢贻香的意义,带着这上千老弱妇孺一同业军。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