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九章 良驹(六)[第2页/共4页]

“九品官人之法本身,一定只为高门士族而设。可所谓州郡官学、太学,在本朝都成了乱来人的玩意儿,我去那边做甚么?就算苦学数十载,毕竟也入不得州郡中正的法眼,莫非要去做个只会寻章摘句、涓滴无补于时势的老雕虫么?”黄熠一口气说了很多,他不由自主地握紧双拳,大声道:“与其如此,还不如埋头干我的平常杂吏,再如何辛苦,终归能做些实事吧!”

彼辈并无文才,是以不好玄浮夸饰;晓得律令格局,恰可为幕府所用;职位甚低,是以对恩赏易于满足;背后的家属范围甚小,难以高低勾搭用事……如此想来,困扰代郡多时的题目鲜明迎刃而解。本身方当驰骋北疆之时,竟得天赐良驹以供差遣,实在是好得很!好的很!

“官学者,本该是王朝立业之基、士大夫所出,两汉四百年的旧事便是明证。本朝何故待之如此轻视?莫非朝中名臣竟然虑不及于此?我百思不得其解,期间因为日夜苦想,还得了一场大病,几近丧命。也不知为何,病愈后我便俄然明白了一个事理……家学富强、官学废弛,这底子就是朝中无数高门世族共同培养的局面。家学富强,则高门后辈得以独享学问要旨,哪怕那些人个个笨拙如猪、毫无经世济民之用,也能够坐致高官厚禄、超迈群伦。官学废弛,则寒素、贫家后辈无以把握学问,更断绝了退隐为官的能够,任凭千方百计,只能众生为人下僚、受人差遣!”

陆遥皱眉道:“公然如此,倒是功德。可我传闻,耀羽兄除了精熟国朝律令格局以外,在经义和玄学方面的功底都不算深厚?”

魏晋两代以来,人才提拔唯以九品官人法为要。这项轨制始自于前魏文帝时名臣陈群的建议,启事是曹魏承汉末丧乱,人士流移、考详无地,以是必必要建立起客观有效的人才挑选轨制,才可觉得日趋庞大的朝廷供应人才供应。相对于汉时的察举制,任命各州郡大小中正,并使之实施职责、查访与之同籍贯的士人,这是轨制上的完美;而明白状、品、簿伐这三项提拔标准,并以之勘定品级,则是在客观性方面的重猛进步。仰仗这两方面初实施时,号称盖以人才论好坏,非为世族崎岖,后代也有赞誉说:“乡邑清议,不拘爵位,批驳所加,足为劝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