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佛三圈以后,他们又重新坐回到当初的位置。

方丈此言一出,众僧中有人面露忧色,也有人满脸迷惑,更有人仍然忧愁。

“方丈师兄,这有所不当吧。还没等别人灭佛,我们如何本身先灭起佛来了?”人群中有人质疑道。

因而,天下各地的信徒久闻其名,纷至沓来,法华寺在佛教极其流行的唐朝达到了极盛的颠峰,每日信众络绎不断,香火不竭。

而恰在此时,一向双目微闭、沉默不语的高僧们俄然吟唱起佛经来,这是每天雷打不动的晚课,而吟唱声在现在听来,却如同挽歌普通,唱尽了人间的痛苦和悲惨。

毕竟,路途上的千难险阻,也恰好是对修行之人恒心和毅力的磨练,是对向佛之人的虔诚和佛心的明鉴。

那些充满聪明的高僧们在密林中坐而论道又驰驱勘察,着眼现在又面向将来,终究决定了法华寺地点的位置和主配殿的布局、陈列;

当我还沉浸在万千思路中不成自拔的时候,中间一个声音俄然响起,将我惊醒。

不管他们内心是如何想的,我的面前仿佛已经穿越时空,看到了法华寺的宿世此生。

……

不需求再问了!

老衲这一番话说完,在坐的各位高僧均面面相觑,脸露惊奇之色。

吟诵完佛经后,高僧们纷繁起立,双手合十,一个跟着一个分开了本身打坐的位置,排成一行,在大雄宝殿里环绕着释迦摩尼转圈瞻仰。

期近将跨出殿门时,他再一次转头看了一眼一脸淡然、从不体贴本身危亡的佛祖,叹了口气,回身果断地迈出了大殿。

方丈已经说得很清楚:消逝。

只见一个面庞明朗、身材肥胖的老衲坐定以后便目光炯炯地环顾了四周一圈人等,声若洪钟地说道:“我寺自初唐开寺以来,历代方丈服膺我立寺主旨,励精图治、精修佛法,以修佛之心度万民于苦海当中,将我佛慈悲遍撒四海,将佛教教义发扬光大。我寺虽深处这五台山密林当中,但仍名誉甚隆,乃至万民来朝、香火鼎盛!而现在大唐分崩离析,乱世当中我们虽偏安一隅、暂享承平,但烽火越烧越烈,诸侯各国为稳固帝制也不竭展开范围弘大的灭佛活动,我寺已到了存亡存亡之秋!所幸建寺之初,首任方丈法眼高远、未雨绸缪,早就预感到了我大法华寺的将来,做好了避世的统统筹办事情。”

众高僧闻言,都纷繁垂下了头。

他们口中一边再次吟诵着经文,一边缓缓走动。

经叶真这么一提示,我们立即就结束了关于大法华寺是否建于地下的争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