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两线作战[第1页/共3页]

听到杨纂的话,李世民气底一凉,“差点变成大祸”。当即点头道:“顺从皇后遗志,六部,尽快安妥安排”。

果不其然,孔颖达坐下以后,便是说道:“听闻陛下欲给皇后厚葬,老臣有谏言,还望陛下听之虑之”。

但是出乎李破军的料想的是房玄龄的态度非常果断,“陛下,辅机所言非虚,松赞干布野心勃勃,此行必然是不肯退兵,既然不肯退兵,那我大唐必定要做出决定,象雄国乃是忠心耿耿的藩属国,如若置之不睬,恐失四夷属国民气”。

“尔等看看,莫非真的是我大唐衰弱至此了吗?东北高句丽,西南吐蕃,蕞尔小藩,都敢来对大唐踹上一脚了”。李世民重重的将松州都督府的告急奏疏摔在地上。

李世民眉头微微一皱,无法只得点头。

李破军无法,捏捏鼻子退下,持续感受着冷场的氛围,不得已,长孙无忌只得出场道:“陛下,眼下当务之急是将皇后身后之事措置好,皇后贤德,冠绝古今,没需求争这一时之荣宠”。

“回陛下,十不存一”,此时的长安城没有设立专门的京兆尹办理,都是归属于雍州府衙,而此时的雍州牧是魏王李泰,并不管事,管事的是雍州长史杨纂,杨纂此人平允公道,严厉刚正,官声甚好。

长孙无忌是聪明的,固然他非常心疼胞妹长孙无垢,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也不会也不敢去给长孙无垢争夺厚葬,因为他也晓得,只要薄葬,才是最合适mm长孙无垢的情意,并且薄葬,最是安然。

群臣嗫嗫不语,固然故意劝谏,但看在李世民大怒且风疾发作,又是不敢再说,这时,门口内侍急步出去,“陛下,曲阜县公求见”。

“冲远私有礼了”李世民也是点头道,“赐座”,李世民也是大抵猜到了。

“岂有此理”,长孙无忌眼睛猩红,咬牙切齿,“吐蕃小儿,不过西南边寸之地,亦敢挑逗虎须,真欺我大唐软弱不成”。

李世民哼了一声,指着一众朝臣骂道:“朕富有天下,现在爱妻亡故,还不能风景大葬不成?这是何事理,尔等去关内逛逛看看,哪个汉晋皇后陵寝不是都丽堂皇,为何朕的观音婢就要冷僻薄葬,勿要多言,皇后陵寝,务从丰富”。

甘露殿一阵沉寂,上首的李世民神采乌青,死死的盯着上面的臣子,而群臣也都是噤若寒蝉,不敢出声。

“方才东征高句丽,尚未获得战果,现在又与吐蕃开战,两线作战,稍有不慎便是丧失惨痛啊”,散骑常侍、弘文馆学士于志宁眉头紧皱,幽幽说道。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