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各方节度使和朝廷一战,天然是损兵折将,气力大不如前,面对招安,恐怕也不会不从。

非我所出,其心必异!

手札上,只要八个字:金枝吾妻,夫请一见。

而朝中十余节度使,掌兵在外,位高权重,大多是因循前朝的任用,并非仪天一手赐立。

她自夸千古女帝,重视清名,不肯染此臭名,这才哑忍至今。

死贫僧,不死贫道,仪天渔翁得利。

朝堂削藩,为求自保,必定促使他们相互勾连起来抵挡,届时朝野必然动乱。

提及来,两人已经十年未见,光阴过隙,物是人非。

当初轻灵敬爱的小公主,现在是何模样?

恐怕仪天贤人不会同意,一样是死路。

还是暗中也心悦于魏国公这位夫君,暗许毕生。

仪天上皇,秉承天意,只需暗自操控朝臣非议,便可再次复辟,重登大位。

而这位储君人选,便是晋王之女,金枝公主。

“并且你此去以后,便不消再回府,就留在裘万山身边。奉告他,商会东拓的打算必须提早,让他马上解缆前去洛阳,不要耽搁。”

今后,新帝即位,安西王一党和一众节度使的肝火,便会撒到新朝身上。

两人的婚事至今八字没有一撇,而此番唐西所书,却已经是行“伉俪”之署名,暗有用心刺激之嫌,目标是想摸索一下她的“底线”。

甚么仇人之子,赐婚金枝公主,那都是流于大要,做给人看的。

提及来,这位“故交”自宫中一别以后,便已再无交集。

并且,仪天退居上皇,莫非就会甘心交出权益?

大周以胖为美,该不会是和小三普通“架式”吧?

唐西只是一介屠户之子,在朝中并无根底。

第二种,朝廷败北,节度使兵围长安。仪天上皇,以逆乱之名废帝,安抚各方,复出重整旗鼓,招安天下。

两人的婚约自幼便定下,少时不说,长大今后金枝公主却也未曾对这桩婚事表示过态度,也不知是迫于仪天的安排,已然认命,自知身为天家所处,姻亲之事没法做主。

安西一党的抨击,并不是他一个驰名无实的魏国公能够接受的。

安西王,只是一个开端。

“来人,小三!”

顿了顿,唐西执笔成书,写了一个小字条,墨迹未干,并未折起,就交到小三手中。

仪天冒然削藩,诛杀功臣,必定会引来后代骂名。

只不过,话又说返来,各方节度使加起来,掌兵超越百万,不容小觑。

仪天狐疑何其深重,怎会容忍“非我族类”,兵权旁落?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