滱水又东,恒水从西来注之,自下滱水兼纳恒川之通称焉,即《禹贡》所谓恒卫既从也。

又东南过中山上曲阳县北,恒水从西来注之。

又东迳灵邱县故城南。应劭曰,赵武灵王葬其东南二十里,故县氏之。县古属代,汉灵帝光和元年,中山相臧旻上请别属也。瓒注《地理志》曰:灵邱之号,在武灵王之前矣。又按司马迁《史记》,赵敬侯二年,败齐于灵邱,则名不因武灵王事,如瓒《注》。

易水又东迳樊舆县故城北。汉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刘条为侯国,王莽改名握符矣。《地理民风记》曰:北新城县东二十里,有樊舆亭,故县也。

滱水西流,又南转东屈,迳北海王详之石碣南,《御射碑》石柱北,而南流也。

易水又东流,屈迳长城西,又东流,南迳武遂县南,新城县北。《史记》曰:赵将李牧伐燕,取武遂、方城是也。俗又谓是水为武遂津。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史记·赵世家》云:孝成王十九年,赵与燕易土,以龙兑、汾门与燕,燕以葛城、武阳与赵,即此也。亦曰汾水门,又谓之梁门矣。易水东分为梁门陂。

东过范阳县南,又东过容城县南。

五公即王兴之五子也。光武即帝位,封为五侯:元才,北平侯;益才,安喜侯;显才,蒲阴侯;仲才,新市侯;季才,唐侯,所谓中山之五王也,俗又以五公名居矣。二城并广一里许,俱在罡阜之上,上邪而下方。其水东南入於易水。

滱水又东流历鸿山,世谓是处为鸿头,疑即《晋书隧道记》所谓鸿上关者也。关尉治北平,而画塞於望都,东北去北平不远,兼县土所极也。滱水因而左纳鸿下水,水出西北近溪,东南流注於滱水也。

易水出西山宽中谷,东迳五大夫城南。昔北平侯王谭,分歧王莽之政。子兴,生五子,并避时乱,隐居此山,故其故居,世觉得五大夫城,即此。潘岳《赞》云:五王在中,庞葛持续者也。

又东,左合悬水,水出山原岫盘谷,轻湍濬下,分石飞悬,水一匹有馀,直灌山际,白波奋流,自成潭渚。其水东南流,扬湍注于滱。

其水又南陉候塘。候塘,川名也。又东合温泉水,水出西北暄谷,其水温热若汤,能愈百疾,故世谓之温泉焉。东南流迳兴豆亭北,亭在南原上,欹倾而不正,故世以欹城目之。水自原东流,注于滱水。又东,莎泉水注之,水导源莎泉南流,水侧有莎泉亭。东南入于滱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