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廷议(下)[第1页/共3页]

嘉靖顿时皱起了眉头,太子少傅固然是从二品官,但只是个虚衔,代表一种名誉罢了。徐晋立下挽救大江山的天大功绩,如果只要这么点儿封赏,作为天子的他也感觉寒伧人!

徐晋文武双全,其才学,其功绩皆有目共睹,担负兵部尚书有何不成?

如果庸碌的草包,空活百岁又有何用?这类草包年纪再大,资格再老,朕也懒得去用!”

陆连续续又有一批大臣出来表示同意,就连内阁三辅贾咏也表态支撑了,嘉靖绷着的脸倒是渐渐放缓下来。

“胡卿家且奏来!”朱厚熜随口道,脸上的笑容倒是垂垂敛去,胡世宁是刑部尚书,他跑出来奏事,多数是有人要不利了。

杨一清说完后,殿内一众大臣都公了口气,特别是那些勋贵,徐晋现在已经权势曛天了,如果再加官进爵,那还得了?

“皇上,靖海侯的年纪,怕是分歧适担负兵部尚书的,此举大大不当啊!”

杨一清不由悄悄苦笑,他本来想压一压徐晋的,但是皇上不乐意,不过也罢,尚书就尚书,总算没有封国公爷,因而也站出来道:“臣附议!”

杨一腐败显恐怕又被嘉靖截了话茬,猛吸一口气持续道:“何况徐晋先前出错,不久前才规复了爵位和官职,功过相抵,实不宜再大肆加官进爵。”

杨一清作为内阁首辅,天然忙得跳脚,每天起得比鸡还早,睡得比狗还晚,老胳膊老腿的,那还支撑得住,已经模糊有病倒的征象。

杨一清的老脸不由颤抖了一下,他此时感了风寒,胸闷气短的,刚才的话还没说完呢,只是顿了顿喘口气罢了,成果就被嘉靖接了话茬,只好轻咳了一声挽救道:“皇上,以徐晋立下的功绩,封国公不是不成以,但是徐晋乃两榜进士,正儿八经的科班出身,文官封侯已经是极限,封国公实在没有先例可循。”

言归正传,且说嘉靖听了杨一清的话,顿时便不欢畅了,沉声道:“杨先生的意义是不封赏徐晋了?”

杨一清毕竟是年过七十的老头了,俺答围城的不时,他卖力主持大局,端赖一口气撑着,厥后俺答固然退去了,但是都城也变成了一个百孔千疮的烂瘫子,民生雕蔽,百废待兴。

这时,杨一清抖擞了一下精力,从工头大臣的位置上行出来,正筹办答复嘉靖的问话,却俄然连打了五个喷嚏,并且声音还不是普通的宏亮,群臣不由为之侧目。

费宏连道不敢,心中倒是极其欣喜,想当初在江西上饶的信江边碰到徐晋,交淡之下便觉这贫寒小墨客与众分歧,生出了提携之心,哪想到徐晋本日的成绩已经出乎他的预感,二十三岁的尚书,啧啧,别说本朝,就连前朝,前前朝也是没有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