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关于诗歌的话题[第2页/共3页]

“子轩啊,你真是深藏不露。”胡拾赞成道,“想不到你不但新诗写的好,这词作的也好。”

徐至摩在内心感慨。

钱塘夜潮很驰名,不但是看,重点是听,就像是听一首气势澎湃的交响曲一样。

很多年后,胡拾还曾点评过一首《蝶恋花》,和这首《沁园春》是同一个作者,胡拾指出了词作中韵脚有题目,并称“没有一句通的”。

真正让艾略特在中国申明鹊起的是在三十年代。

“的确有点偏题,不过气势很足。”胡拾点评道,“青年人就应当有这类派头。”

但在中国,艾略特还不为人所知,只呈现在文学杂志中一些先容性的文章上。

《文学周报》 1923年8月27日的“几个动静”中谈到英国新办的杂志《阿得尔非》时,提到艾略特为该杂志的撰稿人之一,除此并无过量评价。

徐至摩先在家塾读书。掉队入硖石开智书院,从而打下了古文根底。

徐至摩发起世人先看夜潮。看完后开船到他故乡硖石住上一晚,第二天一早到锦霞馆吃羊肉面。再去俞桥看枫叶。

徐至摩喝的有些微醺,提及了他在英国的游历。

这首词写的很好,申明林子轩的古文成就很深。

当然,这类说法有失公允。固然那首《蝶恋花》的确不压韵。

他们都是这个期间的佼佼者,是这个期间的弄潮儿,有着各自的抱负和抱负。

1922年夏季,梁启朝带领的讲学社又聘请泰戈尔来中国拜候。

1937年,清华才女赵罗蕤第一个将艾略特的长诗《荒漠》译成中文。

并且,这首词乍听起来很有气势,共同着面前滚滚而来的钱塘江大潮,让人有一种在潮头浪尖弄潮的感受,不由得心潮彭湃。

林子轩则直接进入了上海虹口爱国小学读书,固然黉舍也传授古文,但古文的根柢不好。

林子轩也想归去。却被徐至摩挽留,因而,一拨人回上海,另一拨人返回了杭州。

泰戈尔接到聘请后很欢畅,决定于1923年8月前去中国拜候,但是,泰戈尔这时候的身材状况不太好,是以将拜候的日期推早退第二年的春季。(未完待续。)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艾略特是以名声大振,成为西方意味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

他们这代人蒙学的时候正赶上清朝末年,在小城镇停止的是私塾教诲,但在上海租界内,早已有了西体例的黉舍。

曾经的抱负,现在正在一点点的实现,固然过程中会有艰苦,不过统统都很值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