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②:详见《关东·1.22 马儿成名》。
见蓟王,毫无芥蒂。海纳百川,容人有量。
夷洲濯港、漉港,遂名传后代。
“会稽外海有东鳀(鯷)人,分为二十馀国。又有夷洲及澶洲。传言秦始皇遣方士徐福将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仙不得,徐福畏诛不敢还,遂止此洲,世世相承,稀有万家。群众时至会稽(互)市。会稽东冶县人有入海行遭风,流移至澶洲者。地点绝远,不成来往。”
闻此语,摆布皆心有戚戚。
戏志才笑答:“法家所谓中汉,便是今汉也。”
注①:乃指为人物画像或人物边幅所作之赞辞。
父母灭亡,杀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尸。喝酒歌舞毕,乃悬于高山岩石之间,不埋土中作冢。男女悉无履,民皆好啖‘猴头羹’,以菜和中以醒酒,杂五肉臛不及之。其俗言:宁自大人千石粟,不肯负人猴头羹。”
蓟王举千里镜环顾夷洲岛,遥见一港,范围初具。这便欣然笑道:“应劭,果有实才。”
应劭佩服:“臣,有罪。”
蓟国大汉一藩。横海舰队,军如其名,纵横四海,何尝一败。便是岛夷,皆知“北有蓟,莫纵缰”;“横海纛,速让道”。
蓟王笑问:“经年未见,统统可好。”
“当有后汉。”蓟王一语中的。
凡广为传播,必言有所用。蓟国巨舰,铁壁铧嘴,坚船利炮。身下划子被其迎头相撞,必定四分五裂,骸骨无存。不让道,死期便到。
窃觉得,夷洲大岛,如脊隆起。居中山脉,围以平原。滨水而居,便是东鳀人。背景而居,归为山越别种。
“清浊二溪、泾渭清楚。诚如我辈内清外浊。鹿港之名,出人意表。甚好、甚好。”戏志才抚掌笑道。
又甲家有女,乙家有男,仍委父母,往就之居,结为伉俪,同牢而食。女以嫁,皆去前上一齿。安家之民,悉依深山,架立屋舍于栈格上,似楼状。居处、饮食、衣服、被饰,与越人类似。
应劭遂将夷洲民情,和盘托出:“夷洲其地,亦出铜铁。然山夷唯用鹿矛以战役。磨砺青石以作矢、镞、刀、斧,环贯珠珰。饮食不洁,取生鱼肉杂贮大器中以卤之,历日月乃啖食,觉得上肴。呼民报酬‘弥麟’,如有呼唤,则取大空材,材十余丈以著中庭,又作大杵旁舂之,闻四五里如鼓。民人闻之,皆往驰赴会。饮食皆踞相对,凿木作器如槽状,以鱼肉腥臊安中,十十五五共食之。以粟为酒,木槽贮之,用大竹筒长七寸饮之。歌似犬嗥,以相文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