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内阁之争(求推荐票,求打赏)[第1页/共4页]

“给列祖列宗施礼!”崇祯面无神采,沉声说道。

新任内阁首辅是吏部尚书郑三俊,老尚书籍年都七十大几了,头发早已斑白,眼神微眯。

“勿需李爱卿提示,朕天然明白养虎为患的事理,且先让几人放肆一会,待得朕措置完边关之事再议。”

“皇上,刚郑大人不说江北四镇,臣还没想起来,朝廷养他们多年,真到了用他们的时候怎地一个不来。

说完还不忘向方岳贡以及蒋德璟拱拱手。

甭跟我扯甚么仁义礼教、之乎者也,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只会说,有个毛用?

“就依郑爱卿所言,朕敕封黄德功为靖南伯,刘泽清为东平伯,刘良佐为广昌伯,高杰为平兴伯,左良玉为宁南伯。

崇祯刚落座东阁大学士蒋德璟便坐不住了。

再说了,把人弄返来,你去帮朕打建奴?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你说欠不欠?

“皇上,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图谋不轨,安国伯杀之微臣并无定见,可吴三桂身为皇上钦封的平西伯,按礼当移交三法司措置,山海关乃边关重地,微臣感觉安国伯目无朝廷,行事莽撞,微臣以为应当尽快召回安国伯,另派慎重之将驻守山海关。”

自刘鸿渐入朝以来,惩奸除恶,查处贪腐,乌烟瘴气的朝廷终究见到了些许光亮。

退一步讲就算边军输了,仍然能够退守坚城,再退一步,现在京营被清算的还不赖,有锦衣卫盯着没人敢在军饷上脱手脚,京营兵士们士气高涨。

据老臣所知,南边江北四镇中,黄德功素有报国之志,现在黄德功部已经讨伐安定叛将刘超,皇上可赐其恩赏,令其速速领兵勤王。”

他找内阁主如果想商讨下,如何措置这最坏的环境,见郑三俊这位大明常青树仍在微眯着眼不发言,崇祯表示其颁发定见。

三人之以是如此无耻大胆,当然是看重了朝廷对他们的倚重,一句话,大明没兵了,只要我们仨有,哦不对,身后另有一名大佬。

只是答复崇祯说兵士拿不到军饷,他们调不动,诸臣们记得当时崇祯气的把桌上家传的砚台给摔了个稀碎。

十万京营步军驻防都城,谅那建奴有六万铁骑也必定是无功而返,只不过京畿地区的百姓,又要遭殃了。

黄德功不来还情有可原,其他三镇作何解释?幸亏刘泽清三人另有脸每月上奏疏要粮要银子,另有那占有于武昌的左良玉,皇上不成不防啊,再这么搞下去国库吃不消!”

首辅大人两手虚抬,垂手侃侃而谈,先必定了皇上的好,然后又卖同僚个面子,最后提出措置计划,端得是一手好牌,打到了崇祯内内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