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七五小姐(下)[第2页/共3页]

不过这两点对现在的李晖来讲却都不是甚么大题目,固然现在海内的基建状况还不如抗战的时候,但北方气候枯燥、阵势也较平坦,只要避开春季化冻和雨季的泥泞,戋戋野战炮的矫捷还不必过分担忧。

【顿时就要515了,但愿持续能打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鼓吹作品。一块也是爱,必定好好更!】

启事很简朴,德国的质料工艺早在1880年代前期就已经是天下第一了,哪怕是上风相对较小的舰炮用钢也是如此(英国人本身承认的),陆军野战炮所用的就更别说了。

李晖记得抗战期间中日两边的火炮只要重量超越800公斤,就会被以为太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基建掉队,门路、特别是桥梁难以接受过大的重量,同时糟糕的路况也令炮车的阻力大增;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东方的骡马体型要远小于西方的重型挽马,力量天然也小很多,又因为挽具的限定,增加骡马数量来晋升挽力是存在极限的(6匹马只能达到最多3.7匹马的拉力,以后再增加数量所能带来的晋升微乎其微。),导致东方骡马体格上的优势变得难以弥补,只能限定火炮的重量来“削足适履”......

认识到这一点后,李晖便按照本身的影象大胆地将七五蜜斯的炮架改成了开脚式,令其炮击时能够摆布活动的方向角由戋戋6゜增加到了30゜以上,从而能够在战役中很便利地转换目标,在共同步兵打击时能够更好地阐扬感化。

李晖几近想也没想,就直接解除了法国货和英国货,给七五蜜斯换上了德国的炮钢。

一匹如许的夏尔巨型挽马便能够拉着总重超越900公斤的马车健步如飞,即便是泥泞的土路+木轮/铁*车。而如果是前提最好的柏油/水泥公路+胶轮马车,实际上单拉十几吨的载荷都没题目......

因为李晖对炮架的大幅窜改,即便改换了质料工艺后令炮身的强度与稳定性较着加强,火炮自重的增加也还是难以制止。原版的七五蜜斯就已经够重了,而优化后的行军全重更是达到了1.68吨......

要晓得汗青上固然鬼子炮兵为矫捷的不便而怨声载道,但就连所谓的“野战重炮”(10吨以内),也有过在阔别铁线路的地区作战的记载,而束缚战役期间东野的炮兵更是在茫茫林海中将最重可达几十吨的要塞炮拉回了按照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