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子又是带着红盖头看不清火线路面的,那模样就很有些狼狈。
那边听得有喜庆的锣鼓声震天响,李家就晓得新郎官来接亲了,忙轰隆啪的放起鞭炮来。
那迎亲的喜庆鞭炮声响,也老是传不出来。
但是王有功这时候却早跑没影了,又上哪儿找去?
不是下雪了吗,又赶上晌午头,路面被太阳一晒,就化了很多。成果,路上这个滑,抬滑竿的男人们就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路直打滑。
“点不着,也许是火不敷。”
只是临时点不响。如果不是急用的话,先买归去。等晾晒得没水分了,再用,也是一样的。
本来,王有功嫌上县里路远,就到他那边买的鞭炮。
王有喜倒是个听话的,忙捻了红亮的香头去点鞭炮捻子。
这是明水县的民风,结婚时新郎是要给娘家人红包开门钱的。
但也寒意凛冽,空中上的雪花,踩上一脚,也哧溜哧溜的特别滑。
“老迈,快,有发他们返来了,快放鞭炮!”
不过,这返来的时候,却产生了不镇静。
再掰开一个小鞭炮的纸皮一看,豁,底子就是湿的,连火药都给泡得精湿精湿的!
只是可惜,她这个有福分的老婆子,也一样,如何举着火把点鞭炮,也点不着。
“哟,本来你们买鞭炮是为了给有发娶媳妇用的啊?啧啧,看这事儿闹的――”
目睹着迎亲的步队开过来,几个小号手滴滴答答吹得热烈,快到老王家了。
但是,却还是点不着!
买鞭炮这差事,是王有功亲身揽下的,现在鞭炮出了题目,不找他算账,找谁?
还搓动手,不晓得倦怠的围着接新娘的滑竿转来转去,两眼冒着贼亮贼亮的光芒,像是已经看到标致又诱人的新娘子娶到家里来了。
宋人的说法,结婚的时候必须有喜庆鞭炮助场。不然就代表着不吉利,轻易招灾肇事。
“哟,鞭炮咋点不着啊?”
就把王老夫气的,直顿脚,直王有功骂烂驴上轿屎尿多。王有功却不睬睬他爹的叫卖,捂着肚子扭头就跑了。
倒了李家,李家倒是大门紧闭。
围观的世人,也都捂了耳朵旁观,退了两步,等那清脆震天的鞭炮声响。
幸亏路近,未几时已是回了王家村。
现在可好,竟然只花了二十文钱买了俩挂点不着的湿炮,把那二十文给眯下了。
幸亏后山村就在王家村未几远,不上半个时候,也就赶到了,也累不到他们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