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姜盛反董(7)[第1页/共3页]

全军汇合后就等韩馥军,韩馥军却迟迟未到,袁绍派人去刺探,韩馥却称缺兵少将,难以构造步队参战,但承诺为诸侯盟军供应粮草物质,袁绍同意了,因而令王匡、姜盛移师南下。

献帝固然才方才十岁,但已经心机颇深,常常学着董卓的做派,看中了哪名宫女就让宫女婢奉,所谓奉养,也只是陪献帝玩,服侍他衣食起居,过一段时候后就换人了。

“主公,部属另有一言,董卓军固然遭我军重创,但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吕布**诈奸刁的李儒互助,气力还是不弱,群雄各有三两万兵力,如果各自为战,难保不会被董卓各个击破。以是我建议号令诸侯会盟,推举德高之报酬盟主,以同一号令,分歧对敌。”

正逢樊稠率军渡河东进,进驻汲县,姜盛主动请战,愿为盟军打头阵,袁绍当即答允,就让王匡部策应姜盛军的行动。(未完待续。)

曹操在卫兹的帮忙下招募了三万雄师,并获得了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乐进、李典等人的投效,气力不俗。

“主公存候心,我在草原上另有两万精骑,现在由田豫带领,随时能够南下助战。”褚燕道。

兖州牧刘岱、东郡太守桥瑁、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各自起兵与曹操会师,屯于酸枣。

十三路诸侯举起了义旗,传檄天下,讨伐董卓。

“不错,求人不如求己,如许吧,令田豫派五千骑助战,乐安抽调六千,整武备战。正南啊,物质保障这方面,就交给你和杨凤了。”

北平太守公孙瓒与公孙度向来反面,还没等公孙度到任,公孙瓒就在北平起兵反董,厥后徐州牧陶谦、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上党太守张扬、西凉太守马腾也俱起兵。

姜盛以徐晃为司马、田丰为智囊,又令赵云、于禁、张郃、夏侯兰率一万马队进驻河内。

北方,袁绍自号车骑将军,与河内太守王匡举兵五万,屯于河内;冀州牧韩馥屯于邺城;豫州牧孔伷屯兵颍川;右将军姜盛屯兵乐安,后移师至河内,与袁绍合兵一处。

董卓本想调兵遣将,与诸侯各部交兵,侍御史郑泰劝董卓保存气力,而假诏令各地州郡长官讨伐关东盟军,拜北军中侯刘表为荆州刺史,从南边管束盟军,又拜公孙度为辽东太守,管束北方。

南边,孙坚起首向北建议了进犯,前后击败董卓任命的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北上鲁阳与袁术会师,后袁术表奏孙坚为破虏将军,又率军攻略南阳,募集粮草物质,而孙坚则驻军于鲁阳,防备董卓军来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