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铜雀台廿三[第1页/共4页]

《善哉行》此诗客游之感,[忧来无方],写忧剧深。末指客游似行舟,反以行舟似客游言之,措语既工重生。

《孀妇》潘岳《孀妇赋序》曰:[阮瑀既没,魏文悼之,并命知旧,作孀妇之赋。]指是篇也。

《杂诗》二诗以天然为宗,言外有无穷悲感。

《於谯作》此所谓建安体,华腴当中,妙能健旺。[罗缨]二句,便觉班坐林立,非一二人,活泼有态。

《孟津》平调亦有声节,铿锵可听。

《短歌行》此思亲之作。

《秋胡行》前后屡照应,章法圆警,一日三秋之思,言之极其切至。

何焯

陈祚明

孟德诗犹是汉音,子桓之下,纯乎魏响。子桓诗有文士气,一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情面。

王尧衢

子桓笔姿轻俊,能转能藏,是其所优。转则变宕不恒,藏则含蕴无尽。其源出於《十九首》,淡逸处弥佳。乐府雄浑之调,非其本长,间学孟德。惟《大墙上蒿》、《艳歌何尝》二首,谐臻其极,愈多局张之迹。气不充,故局;力不及,故张。然极其体量,亦克赴之。至於丰神婉合,掩映多姿,觉亦擅独造之胜。魏文帝诗如西子捧心,俛首不言,而回眸动盼,不过不幸之绪。倾国倾城,在绝代才子,本偶然动听,人自不能定情耳。

《善哉行》丕他日诗云:[寿命犹乔松,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志,保己终百年。]其言皆如此岂复存子孙百姓之远图哉。以诗言志,文帝之志荒矣。民风衰敝,不待何晏、王弼之徒出焉。[高山有崖]二句,崖与枝,以比气纇之同,注非。

《杂诗》二首([西北有浮云]篇)此篇恐子建夺嫡而自言欲为泰伯而不能也。既是於黎阳作,则非自谓征吴而至广陵也。([漫漫秋夜长]篇)[俯视]一联,清爽万古。(《义门读书记》《文选》卷三)

《燕歌行》魏文代为北征者之妇思征夫而作。妇人感时物以起兴,言霜飞暮落,鸟亦知归,独我君子客游不返,令我思之肠断。又代为我君子度其客中必至之情,则必慊慊思归也,必一恋故里也,而何为淹滞他方,使妾茕茕独守者。其归与否,谅非君所得专,是以使我忧之甚,而泪下沾衣。卽欲解忧乎,乃操琴而秋声发悲,短歌而吟声难续。又视此明月照牀,清秋长夜,皆悲伤之侯也。柔肠委宛,仰瞻双星而问之曰:[尔之遥遥相望也,又独何辜而限於河之无梁乎?]此诗情词悱恻,为叠韵歌行之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