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苏学士仗义执言[第1页/共4页]

“现在西夏雄师兵围大顺城,李圭复命人将李信与刘甫拿下,着沈耘临时幽居县衙。如何措置,还请陛下决计。”

一言引得朝臣纷繁将目光投到苏轼身上,而赵顼则非常猎奇地问道:“看来,苏学士是晓得些甚么了?”

李圭复对沈耘的控告便成了一桩悬案,临时被赵顼和诸多大臣搁置下来。此时他们要会商的,是如何应对西夏人兵马围困大顺城的事情。

这下子,朝堂上先前号令特别凶的朝臣们都沉默了。事情一旦归咎于天,这就完整不好说了。毕竟苏轼描述的状况,还真不是人力所能及的。至于天意,还是妖孽,那全都是赵顼一句话的事情。

金长岭本来还在昼寝呢。这大热的天,那里有表情代理公事。传闻提点刑狱司的人前来,但是把他给吓坏了。刑狱本就是考查县官的首要方面,一旦服侍不好这些大爷,被参上一本,本身想要转正的梦就完整幻灭了。

固然牵涉到了内眷,但苏轼此时已经故意和沈耘交好,是以也未曾有坦白。将沈耘信中所写,一一贯赵顼禀告。到了烧死西夏人的那一段,也相沿了沈耘对外的那套说法,恰是上天有眼,不容大顺城遭番人侵犯,是以降下雷火警示。

而坐在龙床上的赵顼,听到沈耘的名字,也大吃了一惊。不过吃惊以后,赵顼心中倒是多了几分欣喜。对于这个克意进取的天子而言,能够毁灭西夏人,而不是吃败仗,那就是最好的动静。

这下金长岭放下了心,没有沉着神采,申明对本身的怠慢并不在乎。接下来只要说些好话,然后接待好了,那便充足了。想到这里,金长岭仓促凑上前去,躬身一拜:“权知安化县事,金长岭,拜见上官。”

至于甚么西夏人兵围大顺城,这三年以来,每年都要被围上两三次,又很多这一次。

而陈升之在领命以后,顺带向赵顼禀告道:“陛下容禀。昨日知庆州事李圭复送来塘报,言称环庆路钤辖及庆州东路都巡检刘甫二人,不遵号令,阻截西夏山讹时堕入重围,丧失四千余兵马。又有知安化县事沈耘,擅自带兵进犯西夏,火烧西夏五千山讹,一时挑起大战。“

“沈耘此獠必须获得严惩。私行激发与西夏的大战,他那里来的这么大胆量。何况一个文人,手上沾满如此血腥,有何颜面面对先圣仁义?陛下,微臣恳请马上缉捕沈耘来京受审。这等大罪,当放逐三千里。”

实在这纯粹是心机感受,毕竟官大一级压死人不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