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六章:打铁趁热[第1页/共3页]

这不,把文武百官都炸得晕乎乎的:“陛下圣明!”

赵煦心不足悸,想起了张正誊写给他的信,等局面稳定以后,才抛出这个重磅动静来。

换句话说,赵煦忍他们好久了。现在张正书把刀子递给他,赵煦就算感觉被张正书牵着鼻子走,也要先拿着这把刀子捅一捅这些文官再说。

另有谁敢劈面指着天子鼻子骂?

赵煦早就想整整那些文官了,但又怕影响不好。毕竟堵了言路的话,那就即是坐实了本身“不纳谏”。不纳谏的天子是甚么?那是昏君啊!哪一个天子情愿被人称为昏君的?怕是没有吧,再如何的昏君,都想要一块遮羞布的。谁情愿被史乘记录了这么一个污点?

但是,下一秒钟,他对上了赵煦更加酷寒的眼神,立马又垂下头去了,心道:“莫非……我猜错了?”

蔡京叹了口气,真的是猪队友啊!

谁敢说那几万百姓的生存不首要?怕是口水都能淹死他们。

赵煦晓得,打铁要趁热,当即如此说道。

幸亏赵煦也不是非要治他的罪,而是要完成对张正书的承诺。毕竟一开端是赵煦要求张正书这么做的,固然一向被张正书牵着鼻子走,但赵煦还是感觉报纸有存在的需求。最起码,有了报纸以后那些个赃官就即是多了一个顾忌,赵煦也多了一个反制文官的手腕,今后赵煦看谁不爽,都能够通过对皇城司的表示,操纵报纸来整治他了。

“嗯?官家这是要……”

不得不说,章惇的程度确切比普通人高太多。

赵煦开端愁眉不展了,“悠长如此,朝野以外充满着谎言,有损我大宋面子……”

“好一个传闻奏事!”赵煦冷冷地说道,“传闻奏事,就能随便扯谈了?幸亏朕看到了证据,不然端的叫你蒙骗了朕!”

幸亏蔡懋当即回过神来了,赶紧说道:“回禀陛下,臣只是传闻奏事……”

可不嘛,文武百官里有多少赃官?就算没有赃官,能够也做过一些枉法之事。究竟上,能做到高官重臣的,谁没做过一些不择手腕的事啊!万一被报纸挖了出来,那岂不是官途暗淡了?文武百官都想着,这回怕是要到隆冬了。没想到赵煦又给了他们但愿,直接让这些赃官们喜出望外!

同意的,能够获得保存官职的夸奖;反对的,呵呵,明天大理寺就找上门了。要晓得,赵煦但是握有奏裁重案和诏狱的权力的。也就是说,官员犯案了以后,赵煦能指定朝臣构成临时的特别审判机构“制勘院”停止审理,由他直接定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