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8章 舆论造势(上)[第1页/共3页]

刘显解释道:“刘中丞给内阁的笔墨简朴得很,底子没有细说,那你觉得这茶馆的茶博士如何会晓得此中内幕?”

大明自土木之变后,洪武、永乐期间武贵文贱的局面很快就被颠覆了——勋贵武臣个人本身死伤惨痛不说,连新帝都是文官拥立的,北都城也是文官(于谦)守住的,你们武臣有何脸孔自称国朝砥柱?

“好吧,就算父亲说的有事理,可父亲又如何看出高公子成心提携我?”

所谓武以定国,文以安邦;乱世思将,治世思相。文武二道,本来不成偏废,但纵观历朝历代,文与武,实际上向来没有完整划一相对过。放眼史册,或许会感觉上马为将、上马为相者仿佛也不乏其人,但这类文武兼备者实际上老是少数,是以国度总会辨别文臣武将,而文武干系,绝大多数期间却都不甚和谐。

刘綎这才恍然大悟,但顿时又有些猎奇,问道:“但是高公子如何放出来这些动静呢?朝廷邸报是他能影响的?”

总兵、副将、参将、游击这些实权武官已是如此,处所军卫的武官更是一蹶不振。卫所批示前去拜见知府,必称“恩堂”,涓滴不敢抗礼。

“论品有何意义?”刘显摆了摆手:“现在不比洪武、永乐年间,文贵武贱久矣,莫说高阁老享帝师宰辅之尊,便是不入内阁的大司马,我辈武人又谁敢不恭敬以对?别人先不去说,你方才说南军三大名将,你可知俞、戚与为父三人当中,宦途最顺利的戚南塘给他在朝中背景张阁老写的信里,都是如何落款的?”

崇文黜武之制一旦构成,那么文武之间的寒暄体统随之产生窜改,比方大将、副将之职,亦均须兵部调派。换句话说,总兵、副总兵职位,很多不再依托军功得来,而是仰仗袭荫。遵循轨制的规定,这些武官为了担当祖荫,就不得不与兵部、兵科的文官打交道,其间不免呈现一些自贬身份的“卑污抄本”。如大将、副将上给兵部、兵科官员的抄本,尚且讲究身份者,则自称“门下小的”;如果自贬身份者,更是动辄自称“门下喽啰”。至于守备、把总以下,给兵部书办送礼,在礼帖中则用细字写上“沐恩晚生”等等。

谁晓得刘显大摇其头,叹道:“你才甚么身份,值得高阁老挂记?莫说是你了,就算是为父,都一定会被高阁老多么体贴。”

刘显官至都督同知,乃是从一品大员,以是刘綎有此一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