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宿营刘店镇[第1页/共4页]

“没有没有,我说给兄弟们一些茶水钱,他们都不肯收。唉唉,这谁家的伴计采办这么多东西的时候不要点跑腿钱的?”

勘舆营不存在这类环境,苏昊从最早接管军方的委任开端,就把带兵当作了一种崇高的任务,这是他天然的禀性决定的。这两年来,他在其他方面想方设法地挣钱,唯有在养兵和练兵方面,不计本钱,拿着本身的钱往军队里补助,只求练出一支精兵,报效国度。

“敢不从命!”苏昊毕恭毕敬地应道。

“那么,可有索要贡献财帛之举?”

步队向前面的镇子行进,标兵跑返来陈述,说这个镇子叫刘店镇,位于从开封到汝宁的官道上。镇上有200多户人家,甚是繁华,酒坊、堆栈、青楼,一应俱全。

至于苏昊闲来没事到营地中与浅显兵士拉家常、问候问候兵士家里的男性和女性亲朋之类,更是被兵士们铭记在心。

苏昊笑道:“徐叔,你不也每天和那些大兵一起吹牛打屁吗?对了,你跟兵士说你畴昔从戎的时候如何勾搭房店主的闺女,如许的事情今后可不能再说了,乱我军纪,晓得吗?”

苏昊退出这家店,接着又访问了一些店铺。所到之处,他听到的都是店家对兵士的嘉奖之声,这让他非常对劲。一支军队的风格是表现在每一个细节上的,如果放纵兵士鱼肉百姓,兵士们的任务感和名誉感就会逐步流失,战役力也就无从提及了。这个事理最早由苏昊提出来,随后就获得了徐光祖、邓奎等人的分歧承认,现在已经成了勘舆营的治军理念。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在上面的官吏也不是傻瓜,他们也晓得上面的对策是如何回事,但既然上面把事情做得大面上过得去了,下去查抄的官员又何必过于当真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拿个红包回京,岂不快哉?

从淮安到汝宁,有两条比较轻松的路可走。一条是顺运河南下,再溯长江而上,到武昌后,再弃舟登岸,沿陆路北上至汝宁。另一条则是走黄河逆流而上,到开封后再走陆路南下至汝宁。说这两条路轻松,是因为能够坐船走很长的一段,省去了走路之苦。

徐光祖道:“你傻啊,兵部拨军饷,是按兵士的人头算的,把其他的兵斥逐了,兵部还能给多少钱?我如许跟你说吧,有的将军,就是麾下养1万兵士,然后从每名流兵头上剥削5两银子,凑出5万两,养500名亲兵。

2000多人的军队,如果都进镇子去歇息,必定会闹得鸡飞狗跳,以是只能在镇外驻扎。但不能进镇子的禁令,只是针对基层官兵而言的,像苏昊、徐光祖这个级别的人,就不在此限以内了,这也就是为甚么说勘舆营中的官兵划一是打了扣头的。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