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6 抑河夺淮保运[第2页/共4页]

“这淮安府,本来是鱼米之乡,素有江淮熟、天下足之说。三国时邓艾就曾在此屯田,是一个富庶之地。现现在,因为黄河夺淮,淮水内涝,其间已然是民不聊生。我朝开朝以来,淮安府冶内水旱雹蝗,各种灾害连缀不断。弘治十五年,盐城连遇三场大灾。先是大旱,随后是蝗灾,蝗食苗尽。接着又是地动,有声如雷,坏城垣。一遇这类大灾,就有人相食的记录。”江以达说道。

“何谓抑河、夺淮、保运,独文兄可否明示?”苏昊问道。马玉说的这几个字,他是能够听懂的,但详细有甚么背景,他就不清楚了。

马玉点头道:“改之兄所言甚是,倒是小弟暴躁了。”

多年来,明当局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管理黄河,此中最有效果的,就目前担负河道总督的潘季驯所做的事情。潘季驯治河,前后共有四次,用时20余年,从嘉靖四十四年,一向到目前。他的治河理念,据他本身总结,共有六点,即“塞决口以挽正河,筑堤防以杜溃决,复闸坝以防外河,创沸水坝以固堤岸,止浚海工程以省糜费,寝开老黄河之议以仍利涉”。

运河槽运干系着大明中枢的供应,是重中之重。比拟之下,淮河中下流的上千万百姓,不过是草芥罢了。任何一个治河计划,如果影响到了运河的畅达,那么在中枢就没法通过。要想在保障运河的前提下管理黄河和淮河,无异于戴着枷锁跳舞。

黄河的中下流河道,本来是由开封向东,经山东利津入海的。但因为黄河泥沙极多,河床会因淤积而不竭举高,举高到必然程度以后,一旦决口,黄河就会改道,从其他的处所入海。在汗青上,黄河曾经多次向南改道,通过淮河的河道入海,这被称为夺淮。

南宋建炎二年,也就是1128年,黄河产生了一次大范围的南徙夺淮。从当时候算起,一向到清末的1855年,黄河持续夺淮达700余年,给淮河下流带来了无穷的灾害。

黄河夺淮,并非简朴地与淮河共用入海通道。黄河在夺淮以后,其照顾的泥沙会敏捷地添补河道,使河道举高。此时,本来的淮河就会被举高的河道所堵塞,从而落空入海通道,在流域范围内产生内涝,这是黄河夺淮的最大风险。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